文章

回首150年前铁路华工,展望美国华人未来

一百五十年前,大批美国华人参与了横贯北美大陆铁路的建设,他们逢山开路, 遇水搭桥,铺设万里铁轨,为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150年后的今天,大批美国华人参与了美国互联网的建设,他们架设光纤电缆,安装路由器,编写电脑程序,为美国执信息时代之牛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政治

感谢有你—让我们在大选之后一起度过寒冬,迎接春天的到来

如果拜登赢得了总统选举,我相信他会努力团结大多数人,用科学的方法应对疫情,并试图解决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但是,即使拜登赢得选举,他也要等到2021年1月20日才正式成为总统。在这期间,我们不知道疫情会变得多坏,社会矛盾是否会加剧。不管怎样,我们美国华人要抱团取暖,一起度过寒冬,迎接春天的到来。 […]

政治

美国,早上好 — 暗夜终将过去,黎明已经到来

选举日后经过五天的漫长等待,一觉醒来的今天(2020年11月7日)早上,美联社,福克斯新闻,《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CNN等多家美国主流媒体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总统选举的预测结果:美联社和福克斯新闻预测拜登获得290张选举人票,其他媒体预测拜登获得279张选举人票,前副总统约瑟夫·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 Jr.)当选为候任总统,参议员贺锦丽(Kamala Harris)当选为候任副总统。 […]

政治

请神容易送神难——川普要把美国带向多深的沟?

川普团队在法庭屡战屡败的情况下,把重点放在阻止摇摆州认证拜登赢得选举上,不过,其效果不佳。11月23日,密歇根州选举委员会的两位共和党和两位民主党委员投票,以3比0确认拜登在密歇根州胜出,其中一位共和党委员投了弃权票。同一天,联邦总务署(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正式通知候任总统拜登开始政府交接的程序,但是,川普还没有承认败选,美国的分裂恐将持续。 […]

政治

后川普时代—共和党的生死之战

川普的四年给美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受伤害最大的恐怕是共和党。2021年2月13日,参议院以57票判川普有罪,43票判川普无罪,结束了对川普的第二次弹劾,美国正式进入后川普时代。但是,共和党腥风血雨的内战或许刚刚开始。可以预见的是,川普以及他的极端支持者们将会对投票支持弹劾的共和党参众议员们,以及那些虽然投票反对弹劾,但是没有表现出对川普绝对忠诚的共和党人进行围剿。川普已经放下狠话,在下一次共和党初选时要把他们选下来,而那些不愿意让共和党变成川普党的共和党人们也一定会奋起反击。共和党会成为川普党吗? […]

政治

春天来了

美国新冠疫情爆发至今已经整整一年了。这一年,美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这是天灾,更是人祸。最近两个月,美国的疫情在大幅度好转。同时,新冠疫苗供应和施打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美国已经有19.9%的人口接受了至少一针的疫苗。拜登政府的计划是,到5月底,美国能够让所有希望获得疫苗的成年人打上疫苗。今天,我们对新冠疫情的战斗有了一线希望。但是,如果我们麻痹大意,再犯以前的错误,可能会前功尽弃。现在是美国,甚至全世界能否战胜新冠病毒的关键时刻。 […]

政治

平权法案—达摩克利斯之剑,还是驶向光明未来的方舟?

2014年,加州许多大陆来的第一代华人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SCA-5运动,目的是阻止加州公立大学在招生中实施平权法案。然而,这只是不少在美华人反对平权法案的开始。从那以后,他们把平权法案看成是悬在华裔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走上了一条与其奋力抗争的路。那么平权法案到底是什么?它对华裔意味着什么?本文作者提供了详细的分析。 […]

热门

纪录片《亚裔美国人》观后感: 荣辱与共的亚太裔美国人

一百多年前推出的《排华法案》排斥的不仅是华人,后来演变成排斥所有的亚洲人。三十多年前美国的反日浪潮受到伤害的不仅是日裔,华裔的陈果仁也因此被毒打致死。今天,新冠病毒被称为中国病毒,仇恨犯罪的对象不仅是华裔,其他亚太裔也受到攻击。亚太裔美国人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兴与衰是联系在一起的。 […]

教育

美国大学新生安全必读

初秋时节, 又到了高中毕业生小鸟脱巢般离开父母营造的舒适小窝飞去大学这片蓝天的时候了。孩子们对新生活有无限的憧憬和向往,父母的心中则充满不舍和牵挂。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本文作者即将把宝贝女儿送入大学。本着关心华人下一代的情怀,作者把精心收集和整理的有关美国大学生安全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分享给华人家长们。 […]

教育

美国大学申请全过程 –– 咱家非牛娃的亲身经历

美国是教育大国,全世界最优秀的大学约一半在美国,华人孩子进好大学也不在少数。但是,最近几年孩子上大学却成了很多华人父母心头十分沉重的话题。很多人为了保证孩子能够上好大学而牺牲很多,同时也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本文作者认为美国大学申请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造成过度压力的重要原因。他以自己孩子的经历来解说美国大学申请全过程,目的是为了减轻孩子和父母不必要的压力。 […]